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周香精心谋划的计策历经两个月的反复斟酌与完善,终于得以开始实行。那一个个深思熟虑的谋略如同精密的齿轮,缓缓推动着战争的局势。
大烈军队在不知不觉中配合着周香为西金所制定的策略,一时间,战场上的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大烈军队在与西金的交锋中败绩连连,胜利的曙光却如那遥远的星辰般难以捉摸,败多胜少的局面让大烈军队的士气渐渐低沉。
而在广袤的草原上,蒙古大军正气势汹汹地向前推进。
然而,他们却未曾料到,西金的民兵如幽灵般神出鬼没,时不时地对蒙古大军的部分队伍进行袭扰。这些民兵们虽然装备简陋,但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的斗志,一次次地给蒙古大军带来麻烦。
蒙古大军向来以勇猛和耐力著称,他们在战场上很少有疲劳之时,那如钢铁洪流般的铁蹄似乎可以踏平一切阻碍。
可是,西金的正规军却总能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时机,在关键时刻如利剑般出击,挫败蒙古的铁蹄。他们仿佛是草原上的猎手,耐心地等待着最佳的时机,给予蒙古大军沉重的打击。
在遥远的蒙古王庭乌兰巴托,温都尔汗阿古拉高坐在王庭之中,他那威严的面庞此刻满是怒容。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手中的战报,愤怒的情绪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本大汗带领铁蹄横扫高原,统一蒙古,皆是以少打多,那是何等的辉煌与荣耀。现在可好,西金兵少反为所败,这战报本汗怎么看怎么觉得荒唐。”
阿古拉的声音在王庭中回荡,如雷霆般震耳欲聋。他的心中充满了不解与愤怒,他无法接受蒙古大军在西金遭遇挫折。
“定是前线之人不用心。” 阿古拉怒声说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前线将领的责备。王庭中的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发言。
他们深知大汗的脾气,此时若说错话,必然会招来严厉的惩罚。阿古拉来回踱步,他那高大的身影在王庭中显得格外威严。他心中的怒火难以平息,他无法容忍蒙古大军的失败,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耻辱。
“传我命令,派遣得力战将前往前线,务必扭转战局。若再有败绩,定不轻饶。” 阿古拉厉声说道,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寒风,让人心生畏惧。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蒙古王庭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
西金深知当前局势的紧迫性,将主要的力量集中起来全力对付蒙古。在周香看来,蒙古无疑是最为强大的敌人,其铁骑的威力令人胆寒。前线的蒙古将领如走马灯般轮流更换,然而,他们的水平却远远在周香之下。
周香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地向折康进献计谋。她的头脑中仿佛藏着一座无尽的宝库,奇思妙想源源不断地涌出。蒙古虽然频繁更换战将,试图扭转战局,但周香的奇谋往往不是那些蒙古战将所能猜到的。
每一次蒙古新的战将上任,周香总能在第一时间分析出其作战风格和可能采取的策略,然后迅速制定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她时而采用声东击西之计,让蒙古军队疲于奔命;时而设下陷阱,等待蒙古军队自投罗网。在她的指挥下,西金军队如同一柄锋利的宝剑,一次次地刺破蒙古军队的防线。
折康对周香的智谋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完全信任周香的判断,毫不犹豫地执行她的计谋。西金军队在周香的带领下,士气高昂,信心满满。他们坚信,只要有周香在,就一定能够抵御蒙古的进攻,保卫自已的家园。
而蒙古方面,尽管不断更换战将,却始终无法找到破解周香计谋的方法。他们在西金军队的顽强抵抗下,屡屡受挫,损失惨重。蒙古的战将们开始感到焦虑和不安,他们深知自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但面对周香的奇谋,却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周香的奇谋仿佛一道坚固的屏障,成功地将蒙古和大烈的军队限制在了楼兰草原与蒙古草原之间的戈壁滩。在这片广袤而荒芜的土地上,战争的硝烟持续弥漫了一年之久。
大烈的贾似道为平定西南,拜请辛弃疾与文天祥为平南正副指挥使。这两位豪杰虽心向西北战场,他们深知那里的战争更为激烈,也更能展现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报国之志。然而,西南局势同样重要,他们也明白这一点。况且,贾似道在朝中独断乾纲,权势滔天,他们即便心中不愿,也不能不低头。
辛弃疾,这位豪迈奔放的将领,心中满是对西北战场的向往。他渴望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率领铁骑冲锋陷阵,为国家收复失地。但如今,他不得不将自已的壮志暂时搁置,投身到西南的战事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他知道,无论在哪里,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而战。
文天祥,这位正气凛然的忠臣,同样对西北战场充满了期待。他渴望在那里与敌人浴血奋战,展现自已的忠诚和勇气。然而,命运却让他来到了西南。他没有抱怨,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投入到新的战斗中。他相信,只要心中有国家,无论在何处,都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贾似道的权势之下,他们虽有不甘,但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他们带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在西南的战场上奋勇拼搏。而在西北的戈壁滩上,周香的奇谋仍在继续发挥着作用,战争的局势依然紧张而复杂。未来的走向,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蒙古方面频繁地更换将领,这一变动犹如汹涌波涛中的暗涌,被敏锐的周香迅速捕捉到了机会。当蒙古将领又一次更换的消息如疾风般传回楼兰城时,周香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她急忙来到折康面前,急切地献计道:“义父,此次蒙古大军再次换将,这必然导致军心不稳。此乃天赐良机,我们应立刻发兵,趁此机会彻底击溃蒙古大军。” 她的话语坚定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折康对周香十分信任,他深知周香的智谋超群。听到周香的建议,折康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发兵攻击蒙古大军。他坚信,在周香的谋划下,西金军队必将取得辉煌的胜利。
然而,折康却未曾想到,周香其实是把他当作一把利刃在使用。表面上,周香为西金出谋划策,积极对抗蒙古。但实际上,她却是在用西金的力量打击蒙古,从而为大烈谋取好处。周香的心中有着自已的盘算,她深知西金与蒙古、大烈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场三国纷争的战争中,她必须巧妙地利用各方的力量,为大烈争取最大的利益。
蒙古那二十万大军,在这长达一年的消耗战中,损失竟然不到一万之数。然而,频繁的换将之举如同在坚固的堤坝上打开了一个个微小的缺口,虽看似无关紧要,却让蒙古大军的战斗力逐渐下降。而此时,西金瞅准时机,倾巢出动,全力攻击蒙古大军。
在那片蒙古大军最为熟悉的平原战场上,本应如鱼得水的他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西金军队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蒙古大军的防线。蒙古士兵们虽奋力抵抗,但在西金军队的猛烈攻击下,逐渐陷入混乱。最终,蒙古大军损兵十万,大败而归。
远在蒙古王庭乌兰巴托的温都尔汗阿古拉,得知这一消息后,气愤到了极点。他那威严的面庞此刻因愤怒而变得通红,双眼仿佛要喷出火来。他死死地盯着手中的战报,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如同利刃一般刺痛着他的心。愤怒之下,阿古拉猛地将战报撕得粉碎,双手狠狠地拍着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汗位。
“本汗的铁蹄为何如此惨败?” 阿古拉怒吼道,声音在王庭中回荡,充满了愤怒与不甘。“等到开春,发兵五十万,踏平西金国!”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无尽的怒火。
周香站在楼兰的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的矛盾如汹涌的波涛般冲击着她的内心。她成功地献计西金,削弱蒙古的目的已然达到,可此时的她,内心却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之中。毕竟她还年轻,虽借西金的国力成功消耗了蒙古,然而她清楚地知道,这也仅仅只能拖得住蒙古一时而已。
她仿佛能看见遥远的乌兰巴托,阿古拉那愤怒的模样。她深知,自已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减轻西金的浩劫,反倒是加重了西金即将面临的灾难。她的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无奈。
小时候,她拜折康为义父,享受着西金给予的温暖与关爱。可如今,她却反过来加害西金。她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只是她身处两难之境。若不在西金为大烈谋事,周氏一族便会被大烈要挟。她背负着家族的命运,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风轻轻吹过,扬起她的发丝,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痛苦与挣扎。在这战乱的时代,她如同一片飘零的落叶,被命运的狂风肆意摆弄。
周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她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两全之策。在她看来,如今唯有拼尽全力彻底挫败蒙古,才有可能为西金带来一线生机,同时也为自已找到一条出路。
她深知,只要能将蒙古的威胁彻底消除,大烈便会失去继续在西金作战的动力,从而选择撤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她必须发挥出自已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周香想到了自已的姐姐周瑜。如果能让姐姐去改变贾似道的想法,放弃西金战争,转而重视大烈内部的问题,那么这场给西金带来无尽灾难的战争或许就能画上句号。
她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她开始仔细谋划下一步的行动,思考着如何与姐姐取得联系,如何说服姐姐去影响贾似道的决策。她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但为了西金的百姓,为了自已的家族,她必须勇敢地去尝试。
当春暖花开之际,蒙古的五十万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涌至西金国界。与此同时,大烈增兵一百四十万,尚书令贾似道亲自率领着这支庞大的军队,其中不乏平定完西南之地的辛弃疾、文天祥、郑虎臣等名将,还有孟珙临终前推荐给自已的李庭芝。他们一同奔赴战场,士气高昂,仿佛能将一切阻碍都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