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风流世子到李隆基禅位
大唐:从风流世子到李隆基禅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从风流世子到李隆基禅位 > 第22章 治世贤才

第22章 治世贤才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从风流世子到李隆基禅位
作者:
孑一书生煮酒慰风尘
本章字数:
4234
更新时间:
2024-11-20

“这些流民呢?”

李妙真望向那些喝粥的流民,这才短短时间,十口大锅的米粥都已见底,没吃上的流民都在排队等待,倒是很守规矩。

而且,还有不少用海带换粮的流民,都在另一处排着长队。

“看来,还得采买不少米粮,我再想办法吧。”

张乾连忙铺开纸张,写下各种海鲜的兑换清单,让仆人贴在竹竿之上。

“我们的钱还有多少?”

李妙真终于说出最根本的问题。

“这几天的花费的确不少,盘下两家店铺,加上这么多人吃喝,已经出去了九十多金,还剩一百金左右。”

张乾又指着粮车说道,“五千斤米出去了三十多贯钱,也没多少,就三两金而已,

但是,我们如果还按照今天这样采买,广州府城的粮商也会坐地起价,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分次同时采买,每家采买一千斤,备上三万斤米粮才稳妥。”

“倒也承受的住。”

李妙真怔了怔,忙问,“三万斤米粮,够这些人吃几天?”

“这个没法算,只喝米粥的话,坚持半个月没问题的。”

张乾叹了口气,“我敢肯定,接下来换粮的流民还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现在要让酒楼早点进账,这里的事情就交给魏江吧。”

“嗯!”李妙真点点头,“魏江此人极重感情,与这里的流民都认识,完全可以胜任。”

“行了,我们回去吧。”

张乾已打定主意,回去就研制味精耗油。

内城,刺史府中。

一名身穿绯色官袍的花白老者稳坐中堂,下面七八个大小官员正在不停汇报。

“诸位都说说,接下来的流民作何安置?”

广州刺史李尚隐听着头都大了,连忙转移话题。

“回大人,广州本有十三万户登记在册,现已恢复九万余,剩下的多数都是逃户,我们还在想办法安置中。”司户参军连忙汇报。

“我说的是那些流民!”

李尚隐一拍桌案,惊的众官员浑身一抖。

“回大人,我们以往都是先追查逃户,至于那些流民,只有在闲暇时间做,一般都会登记在册,然后开垦荒地重新落户,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一名治中从事连忙解释。

李刺史听到这,更加头疼了。

他自关内黜陟使,巡察大唐各地后,屡次惩办官员,后调任长安至岭南,沿途屡次寻访民情,深知安抚流民的重要性。

如今岭南的少数民族众多,如果不加以管制,定会闹出大乱子。

就在这时,一名司士兵前来禀报,“报,番禺县与宝安县传来消息,有人施粥在安抚流民。”

“什么?”

众官员纷纷惊诧,谁人竟有如此善心?

“快起来回话。”

李刺史惊喜交加,连忙询问,“可知何人在施粥?”

“回刺史大人,听说是曲江张氏遣人施粥,还是张曲江之嫡孙,县令与县丞不敢惊扰,特差人前来禀报,请求刺史大人定夺。”

司士兵连忙递上文书,退在一旁。

“竟是九龄之后,快快备马,随我前去。”

李刺史直接连文书都没有看,就要欣喜出门。

“刺史大人,司马崔元与曲江张氏素来交好,可叫来一起同行。”治中从事连忙提醒。

“哦?”

李刺史意外追问,“崔司马现在何处?”

一名督军连忙拱手,“大人,崔司马去了香山镇整备军纪,还没有回来。”

“那就不等了,既是九龄一脉,我定要前去。”

李刺史当即出门,带着几名官员策马而去……

海滩上,张乾与李妙真早已离开,只有魏江吩咐着十多人,不停的煮粥施粥。

目前已经煮了好几轮,每轮十锅散下去,多半流民都已喝上热粥,纷纷入海打捞海鲜,不会入海的也会去捡拾一些海带贝类。

而远处,更有其余地方的流民赶来喝粥,场面异常喧闹,但都很懂规矩,纷纷排着长队等待施粥。

魏江看着此情此景很感动,再望向换来的海带生鲜,心中对张乾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他已打定主意,此生就是张乾的人了,无论是生是死,必永世跟随。

然而这时,他突然看到远方有一队官兵扬尘赶来,速度极快。

“快看,官府的人来了。”

“看穿衣打扮,好像都是大官啊。”

“他们平时都不管我们死活,现在来干什么,是要阻止我们喝粥吗?”

一众流民纷纷大嚷,眼见就乱了队形。

“肃静,各位不要慌,待我前去问问。”

魏江压了压气氛,连忙整理衣衫迎了上去。

“可是曲江张氏?”

李刺史翻身下马,率先询问。

“拜见各位大人,曲江张氏是我家公子,我只是收留的下人,以前也是流民。”

魏江躬身拜倒,一五一十的说着。

“哦?你家公子所在何处,这位是刺史大人,快请他出来相见。”治中从事连忙说道。

“啊,刺史大人?”

魏江心中一凛,再次拜倒:“回各位大人,我家公子已经回城,应该是采买米粮去了。”

“采买米粮?”

李刺史扫向堆放的粮车,更加惊异,“这么多的米粮足够吃个三五天,他急着要那么多的粮食作甚?”

“回大人,我家公子说了,他救助的不止这些流民,还要救助宝安县、以及屯门岛的所有流民。”

魏江不敢怠慢,直接实话实说。

“什么?”

“这加起来足有上万流民啊,那得消耗多少米粮?”

这回所有官员都惊住了,纷纷张口结舌,简直不可置信。

然而接下来的话,更让他们目瞪口呆。

只听魏江说道:“回大人,我家公子说了,往后还会提供渔船、衣物、帐篷,还会建房子让流民先住下,后面以等价物资来换。”

“这……”

众官员面面相觑,合着不是平白无故的做善事啊,要用物资来换。

但仔细想想,能以一已之力救助上万流民,这是何等的壮举?

而且还率先许下诺言,不计成本的投入,这不是救助又是什么?

“真乃治世之贤才也!”

李刺史何其聪明,稍一细想就明白了。

“是啊,曲江张氏又出了一位贤才!”

众官员纷纷称赞,各自领会其中奥妙。

“下官偶有所闻,曲江张氏出了一位诗才极好的小公子,会不会就是这位?”

治中从事突然想起什么,连忙提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